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

老貓照護

安娜前陣子去聽窩窩主辦的「貓咪的醫療(獸醫師與飼主的醫病關係)與安寧照護」的講座,主講人是喵屋貓咪專科醫院-周春婷 醫師 & 愛達司動物醫院-陳稚文 醫師,此篇為老貓照護的筆記,也分享給大家,希望能讓每個老貓家庭都能有所幫助。

老貓照護的核心在『營養』

  • 老貓的年齡定義在12歲以上。一隻16歲的老貓,同等於人年齡80歲。
  • 熱量的需求隨年齡而變高。
  • 營養的吸收能力隨年齡而減少。
  • 老貓飲食必須重質重量。
  • 每半年做一次健康檢查,拜託別再餵老貓吃老貓飼料。高蛋白飲食是最好的選擇(純肉)。
    關於老貓到底要怎麼吃,請見這篇老貓怎麼吃,跟從老貓的體態看問題
  • 吃主食罐或生食比吃處方飼料好。
  • 不可用「飢餓」或是「斷食」做貓的醫療處方。(例如:胰臟炎)
  • 老化不是疾病,這是生命的必經過程,但不代表某些症狀或不適是理所當然,別一昧抱持著『牠就是老了』的態度來照顧老貓。
  • 超過80%的老貓(16歲以上),有認知障礙(俗稱老年痴呆),貓咪會在家迷路,忘了食物或貓沙盆在哪,沒有時間概念,日夜嚎叫,甚至忘了主人是誰,在家卻以為身處陌生環境,而產生莫名的攻擊行為。在貓咪發完脾氣,或一臉茫然後,請務必輕柔的安撫貓咪。
  • 超過70%的老貓(超過14歲)有退化性關節炎(其中有50%無法用X光確診),請降低貓沙盆的高度,在家多擺放一些板凳與兒童樓梯,讓老貓還能緩慢的爬上沙發陪你看電視。雷射或是針灸治療有一定的成果。
  • 磨爪子的時間變少,因漸漸無法縮回爪子,走路產生聲音,或陷入地毯導致行走越來越不舒服,需每週剪指甲。
  • 自我舔毛的能力降低,導致毛髮粗燥,需每天幫貓咪梳毛,並留意是否有其他的皮膚問題。
  • 多貓家庭進食須分開(吃飯才不會有被搶食的壓力),並觀察老貓進食:
    (1)姿勢是否有改變?(關節炎)
    (2)進食習慣是否改變?(口炎)
    (3)水份攝取是否充足?(每日需有一餐濕食)。|
  • 老貓就診原因:(1)腫瘤 (2)慢性腎病 (3)嘔吐消瘦找不到原因。
  • 老貓不可避免的都會因為基礎代謝率下降40%導致營養不足而變瘦,所以每個禮拜要量體重,控制變瘦的速度和追蹤。尤其多貓家庭每個禮拜一定要秤每隻貓的體重,一個禮拜不可掉超過100g。
  • 執行醫療或減肥計劃,若貓有嘔吐的狀況必須立即停止,因嘔吐容易引發更多疾病。
  • 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,請不要再吃處方飼料了。(周醫師的處方是吃主食罐,但每隻貓是獨立的個體,還是要給醫生看,不要自己亂下處方籤)
  • 超過12歲的貓,其熱量以蛋白質的攝取比例,需再增量以往的60%,才有辦法維持過往的體態,等到過了15歲,貓咪對蛋白質與脂肪的吸收能力持續再降低20%以上,那時候你必須提供更高品質與更好消化的蛋白質,否則老貓將持續消耗自己身上的肌肉。肌肉一旦消耗掉就沒有了,只能減緩症狀。
  • 重點在毛孩,快樂比什麼都重要,不要太過勉強老貓換食(以不吐會吃為原則),不然容易因壓力過大而將潛在疾病爆發出來。
  • 當貓咪老了,我們才發現「忽略」是最大的病因。當貓咪生病了,我們才開始學習正確的照顧。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,但最遺憾的事,是我們來不及好好的告別...養貓的人,註定過著不平凡的人生。


部分文章截取來源:周春婷 貓咪專科醫師 http://choucc.blogspot.tw/
部分文字來源:貓咪的醫療(獸醫師與飼主的醫病關係)與安寧照護 周春婷醫師簡報與筆記


*歡迎分享轉貼,很感謝窩窩主辦的講座和周春婷 醫師的無私分享。祝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